新闻动态
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斩获一金一银
发布时间:2019-04-16        浏览次数:842

 410-414日,第47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在瑞士日内瓦举行。本次展会上,复旦大学共获得231铜的好成绩。其中工研院青年副研究员王军华(第一完成人)与信息学院研究员徐敏、青年研究员孔令豹团队的“大视场低畸变高分辨率全景视觉系统”项目荣获本届发明展金奖;青年研究员罗静静团队的“自主交互中医体检机器人”项目荣获本届发明展银奖。

大视场低畸变高分辨率全景视觉系统项目由信息学院研究员徐敏老师牵头,青年副研究员王军华为第一完成人。该项目在光学设计上提出了新型的物象关系,使其光学系统具有大视场、低畸变、高分辨率的成像特征;在制造工艺上解决了内折反自由面镜片的加工和镀膜难点。和传统全景周视相机比较,具有畸变控制、性价比、实时性、小型化和高精度定位等的竞争优势。可以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视觉、医学内窥镜观察、无人机预警、管道检测、全方位监控、虚拟现实等领域提供最佳的视觉成像解决方案。

王军华青年副研究员毕业于复旦大学,曾在复旦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光学系统设计领域研究工作经历丰富,研究方向包括非共轴光学系统设计、红外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机器视觉与3D成像、精密光机电一体化集成等。

自主交互中医体检机器人是由工研院副院长甘中学教授牵头,由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青年研究员罗静静等,在团队前期研制的“复旦小华”中医机器人、脉象传感仪基础上,研发的一款突出自主智能交互的中医机器人。利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首次实现了中医四诊信息采集与分析的全流程标准化、客观化,通过中医机器人与用户的直接交互,生成基于中医原理的个性化健康状态体检报告,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也是复旦大学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在学校理学医学的厚重科研基础之上,“盘活存量、引进增量”,着力建设新工科,在医工结合方向上迈进的一步。

青年研究员罗静静负责此款中医机器人的全程研发。她介绍,智能中医机器人通过自助的方式可为大量用户提供标准的中医体检服务,满足用户自我健康管理的需求。未来将通过多种形式向用户开放中医体检服务,提供更佳丰富和精准的中医体检信息和健康管理内容。“自主交互中医机器人将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和现代智能机器人技术有机结合,是对中医诊断方法和实现手段的重大创新。通过一体化集中式健康信息采集分析,实现对一体化系统缺失的西医体检体系的超越。”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Inventions of Geneva)创办于上世纪的1973年,每年举办一届。此大型国际展览由瑞士联邦政府,日内瓦州政府,日内瓦市政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举办的,也是全球举办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发明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