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在复旦大学2024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评选中,我院甘中学教授团队研发的“光华一号”具身通用人形机器人脱颖而出,成功入选。这一成果标志着我院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
甘中学教授代表团队领奖(左6)
光华一号:创新驱动的结晶
“光华一号”人形机器人是一款面向健康养老和医疗健康需求的通用型人形机器人,集成了先进的具身智能、情感交互技术与形态学设计,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
1.具身智能的“三元大脑”。研发团队在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基于独创的“三元大脑”架构(大脑、边缘脑、小脑),融入类多巴胺的激励机制,赋予机器人情感多样性与刚柔并济的运动能力。这一设计突破传统机器人认知与情感的局限,为机器人在养老与医疗场景中的深度应用奠定了基础。
2.形态学设计与运动优化。“光华一号”的本体设计采用了“AI for Engineering”范式,优化关节和传感器布局,显著提升了机器人的灵活性和自然动作表现,目前已实现拟人化行走与复杂任务的精准执行。
3.“感-算-控”一体化机器人专用芯片。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支持之下,开发了基于异构多核技术的高效控制芯片,支持实时高通量计算和多模态感知,赋予机器人卓越的感知与决策能力。
4.情感交互技术。具有温度的情感交互作为“光华一号”的功能特点,集合了语音、视觉等多模态感知技术,融合情感计算与生成技术,实现了语音驱动的高保真人脸生成与交互,增强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情感连接。
迈向未来:科技与产业共舞
甘中学教授作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获奖代表,在大会发言中提到:“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推动技术创新,更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光华一号”研发团队聚焦具有30万亿产值规模的高质量健康养老产业,正在进行应用技术攻关与产品研发,并已与国内多家领军的康养集团和侍老机构开展合作,计划于2025年实现机器人落地应用,服务于养老和医疗场景。未来,团队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助力大健康产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让我们共同期待,“光华一号”在人类智慧生活的新篇章中书写更多精彩!
甘中学教授作为“十大科技进展”获奖代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