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卓越工程师学院召开2025届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研究生毕业典礼— 暨“新工科文化共识建设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5-06-26        浏览次数:16

2025年6月25日,复旦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卓工学院”)举办了2025届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研究生毕业典礼,为首届58位工程硕博士专项毕业生送上毕业祝福,同时也为学校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次典礼不仅是毕业生学业成果的展示,更是卓工学院在工程教育领域积极探索、深化校企合作的一次重要成果汇报。毕业典礼由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张立华主持,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和研究院副院长梅永丰等领导出席了此次典礼活动。

典礼伊始,陈焱常务副院长讲话,他对毕业生们提出了三点期望。他强调卓越工程师应胸怀家国、勇担使命,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科技创新的前沿保持定力,攻克核心技术难题,甘于奉献,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毕业生们要敢为人先、矢志创新,永葆好奇心,敏锐洞察趋势,在基础理论和颠覆性技术上寻求突破,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此外,卓越工程师还需融通致用、协同致远,具备跨学科视野、团队领导力和国际合作能力,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和技术交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梅永丰副院长宣读2025届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毕业生名单。



高校导师代表王珺教授和企业导师代表钱文生博士分别发言,分享了校企联合培养的宝贵经验。王珺教授强调了校企合作在打破学术与产业壁垒、塑造新型工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学生在企业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贡献。钱文生博士则从企业角度出发,肯定了联合培养模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展示自己的成果。



毕业生代表于佳杰同学在发言中分享了自己在企业联合培养过程中的成长与收获。他讲述了自己将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创新突破的过程。在企业项目中,他参与了新型器件的研发,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到性能测试,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他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他的研究成果不仅获得了企业的高度评价,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申请了多项专利,为行业技术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毕业典礼后,卓工学院开启了新工科文化共识建设系列活动,邀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习猛博士和中航机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部长李裕博士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两位行业专家分别从船舶制造和航空机载系统的角度,分享了行业前沿技术、创新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他们的报告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也为学校新工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行业视角和实践案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工程领域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广阔前景。


此次工程硕博士专项毕业典礼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首届毕业生学业成果的肯定,更是卓工学院在新工科建设和工程教育改革道路上的一次重要里程碑。通过校企深度合作、行业导师进校园等活动,卓工学院为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探索出了一条创新之路。相信在未来,卓工学院将继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卓越工程人才,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升级贡献更大的力量。